鹤壁行业资讯

鹤壁行业资讯

NEWS CENTER

鹤壁游泳池水发臭 换水过几天又发臭的原因及解决方法

作者: 时间:2025-04-26 浏览量:539

发臭原因深度解析

  1. 油脂残留与生物膜形成

    • 人体油脂(皮脂、汗液)黏附在管道内壁、砂缸缝隙,形成生物膜,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。

    • 油脂乳化后与氯反应生成氯胺(三氯胺等),释放刺激性臭味,且降低消毒效率。

  2. 过滤系统失效

    • 砂缸过滤精度不足(仅20-40微米),无法截留微米级油脂颗粒,导致油脂穿透过滤器。

    • 板结的污染物堵塞滤料,降低过滤效率,加速水质恶化。

  3. 消毒体系失衡

    • 游离氯不足或过量:游离氯<0.3mg/L时,无法有效杀灭微生物;过量则与有机物反应生成氯胺。

    • 余氯与尿素反应:泳客排泄物中的尿素与氯结合,生成氨氮类臭味物质


v2-75c41bc34161da2492d0004e16f7cf20_r.jpg

二、针对性解决方案

1. 彻底清除生物膜与油脂

  • 管道清洗升级

    • 使用高渗透管道清洗剂(含表面活性剂+螯合剂),破坏生物膜结构,溶解钙镁垢。

    • 操作要点:反向冲洗+循环48小时,确保管道内壁无残留。

  • 桑拿王吸附强化

    • 持续投加桑拿王(含改性硅藻土),通过物理吸附截留油脂,每日补充0.5g/m³,防止二次释放。

2. 优化过滤与净化工艺

  • 提升过滤精度

    • 在砂缸前增设硅藻土过滤器(过滤精度2-5微米),拦截微米级油脂颗粒。

    • 每周反冲洗时加入无泡澄清剂(聚丙烯酰胺衍生物),分解胶体油脂,恢复滤料通透性。

  • 水质净化剂协同作用

    • 水质救治:按3g/m³(余氯>1.0时)稀释100倍泼洒,破坏油脂胶体电位,加速聚集沉淀。

    • 日常维护:每日投加0.5g/m³,持续吸附漏网的油脂,抑制氯胺生成。

3. 重建消毒体系

  • 氯系消毒优化

    • 改用缓释氯片(TCCA),维持游离氯0.5-1.0mg/L,pH 7.2-7.8(用碳酸钠调节)。

    • 冲击处理:每周1次投加5倍常规量的氯片,氧化分解顽固有机物及氯胺。

  • 辅助消毒技术

    • 加装紫外线杀菌灯(40W/m³水体),破坏微生物DNA,减少氯依赖。

    • 投加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(5mg/L),长效氧化尿素,阻断异味源头。

4. 水质监控与循环管理

  • 在线监测设备

    • 安装ORP传感器(维持650mV以上)和DPD余氯仪,实时联动自动投药系统。

  • 循环效率验证

    • 确保单日循环次数≥4次(即循环周期≤3.6小时),砂缸流量需>设计流量的1.5倍。


t045575ab8a76a0503f.jpg

三、关键操作流程

步骤执行方法频率
1. 管道深度清洗反向冲洗+高渗透清洗剂循环48小时每月1次
2. 水质救治3g/m³稀释100倍泼洒发臭时紧急处理
3. 日常维护0.5g/m³水质净化剂泵前缓释,桑拿王0.5g/m³持续投加每日
4. 冲击消毒TCCA 50mg/L + 单过硫酸氢钾5mg/L,循环2小时每周1次
5. 过滤器维护反冲洗时加入无泡澄清剂,每月用桑拿王浸泡滤料12小时每月1次

四、预防性措施

  • 源头控制:设置毛发分离器+浮球阀,减少毛发、树叶进入管道。

  • 教育干预:限制泳客入水前淋浴,张贴“禁止泳池小便”标识。

  • 生态平衡:种植水生植物(如水葫芦)辅助吸收氨氮,构建生物滤池。


总结

反复发臭的本质是污染物-微生物-消毒剂的恶性循环。需通过“物理截留(硅藻土)+化学氧化(冲击氯+UV)+生物吸附(桑拿王)”三重手段,配合精准监控与高频循环,彻底切断臭味产生链条。若仍无效,需排查水源(如自来水含腐殖酸)或设计缺陷(如死水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