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壁行业资讯

鹤壁行业资讯

NEWS CENTER

鹤壁游泳池过滤系统的几种维护方法

作者: 时间:2025-04-14 浏览量:112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游泳池过滤系统的几种维护方法

 调节pH值:维持水质平衡

  • 重要性:pH值直接影响消毒剂(如氯)的有效性和泳客舒适度。若pH过高(>7.8),氯杀菌效率下降,易引发眼部刺激;若过低(<7.0),会腐蚀管道和设备。

  • 操作建议

    • 酸性过高(pH↓):投加碳酸钠(苏打)或氢氧化钠(烧碱),每次调整不超过0.5,避免剧烈波动。

    • 碱性过高(pH↑):使用盐酸(muriatic acid)或硫酸氢钠,缓慢稀释后加入,防止局部过酸腐蚀。

    • 每日检测:使用测试剂或电子仪监测pH值,确保维持在7.0-7.8之间。

    • 调整方法


7061.jpg_wh860.jpg


2. 加氯消毒:长效与即时结合

  • 氯制剂选择

    • 自动投药系统:选用缓释型氯片(如三氯异氰尿酸,TCCA),缓慢释放氯气,减少人工干预。

    • 露天泳池:选择含氰尿酸(CYA)的稳定型氯片,抵御紫外线分解,延长有效时间。

    • 紧急消毒:速溶型氯片适合快速提升余氯,应对高峰期或污染事件。

  • 投加方式

    • 漂浮分配器:均匀布药,适合小型泳池。

    • 冲击式投加:配合超氯处理时,直接投入池中或通过回流系统。


3. 超氯处理(冲击处理):突破抗药性

  • 适用场景

    • 细菌超标氯正常(氯被有机物消耗)。

    • 藻类爆发后恢复水质。

    • 预防性维护(如暴雨后、人流量激增前)。

  • 操作要点

    • 使用速溶氯片或液体氯,将余氯提升至10-20 ppm(日常为1-3 ppm),维持6-8小时。

    • 处理后需检测并复位余氯至正常范围,避免刺激皮肤。


4. 澄清处理:恢复水体透明度

  • 原理:通过絮凝剂(如聚氯化铝PAC)使悬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,便于过滤器捕捉。

  • 步骤

    1. 预处理:反向冲洗过滤器,确保其高效运行。

    2. 投加澄清剂:按说明书剂量均匀撒入池中,静置2-4小时。

    3. 循环过滤:开启循环系统8-12小时,直至能见度达25米以上。

  • 注意:处理后需彻底反冲洗过滤器,防止絮凝剂残留堵塞。


5. 藻类处理:预防与治理并重

  • 爆发原因:孢子入侵、营养过剩(如硝酸盐过高)、光照强、氯不足。

  • 治理步骤

    • 定期添加预防性除藻剂(每周一次)。

    • 控制磷酸盐含量<0.1 ppm(使用磷酸盐去除剂)。

    • 保持充足余氯(>3 ppm)和适当pH值。

    1. 灭藻:投加季铵盐(如扑海因)或铜基除藻剂,配合超氯处理杀灭现有藻类。

    2. 清洁:刷洗池壁、底排,移除藻类尸体。

    3. 预防


综合维护建议

  • 日常监测:每日记录pH、余氯、总碱度、钙硬度等参数,建立水质档案。

  • 设备维护

    • 每周清洗过滤器(砂缸/硅藻土/活性炭)。

    • 检查泵、阀门是否漏水,定期润滑机械部件。

  • 季节管理

    • 开放期前彻底清洗并反冲洗系统。

    • 封闭期排空管道存水,防止冻裂或藻类滋生。

通过科学结合上述方法,不仅能延长过滤系统寿命,还能确保泳池水质达到卫生标准,提供安全舒适的游泳体验。如遇复杂水质问题,建议咨询专业水处理服务商进行水质分析。